“端午”一詞最早出現(xiàn)于西晉名臣周處的《風土記》,至于端午節(jié)的起源來由,長期以來眾說紛紜,說法不一。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相傳的比較廣泛的幾個端午節(jié)的來歷說法。
《史記》“屈原賈生列傳”記載,屈原(約公元前339年~約公元前278年),戰(zhàn)國末期楚國丹陽(今湖北秭歸)人,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。
端午為了紀念屈原一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《續(xù)齊諧記》和北周宗懔《荊楚歲時記》的記載。相傳,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,死后為蛟龍所困,世人哀之,便于每年五月初五投五色粽子于江中,用來驅(qū)趕蛟龍。又傳是屈原投江之后,當?shù)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,直至洞庭,卻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,那時正逢雨天,人們恰好匯在岸邊的亭子旁,當?shù)弥@是為了打撈屈原時,人們再次冒雨出動,爭相向洞庭劃去,為了寄托哀思,人們在江上泛舟,后來便成了賽龍舟的習俗。
唐代有詩《端午》:“節(jié)分端午自誰言,萬古傳聞為屈原??靶Τ彰烀?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”
此說出自東漢《曹娥碑》。相傳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,化為濤神,世人哀而祭之,故有端午節(jié),此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。
伍子胥名員,楚國人,父兄皆為楚王所殺,后子胥投奔吳國,助吳伐楚,五戰(zhàn)而入楚都郢城。當時楚平王已死,子胥掘墓鞭尸三百,以報殺父殺兄之仇。吳王闔閭死后,其孫夫差繼位,吳軍士氣高昂,百戰(zhàn)百勝,越國大敗,越王勾踐請和,夫差許之。子胥建議,應徹底消滅越國,夫差不聽,吳國太宰,受越國賄賂,讒言陷害子胥,夫差信之,賜子胥寶劍,子胥以此自刎。子胥本為忠良,視死如歸,在死前對鄰舍人說:“我死后,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,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”,便自刎而死,夫差聞言大怒,令取子胥之尸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,因此相傳端午節(jié)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。
這一說來源于聞一多先生的《端午考》、和《端午的歷史教育》。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(qū)“龍”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。端午節(jié)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,都與龍相關。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龍所竊,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。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,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(fā)紋身“以像龍子”的習俗。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“五彩絲系臂”的民間風俗,這應當是“像龍子”的紋身習俗的遺跡。
在先秦時代,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惡月,五日是惡日,有“不舉五月子”之俗,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(yǎng)成人。這一習俗至遲從戰(zhàn)國開始流行,迄至漢代盛行不衰。此俗在漢人王充的《論衡》、應劭《風俗通》以及《后漢書》中,多有記載。這樣,為了除瘟、驅(qū)邪、求吉祥,在此日插菖蒲、艾葉以驅(qū)鬼,薰蒼術、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,形成了頗有特色的端午節(jié)。
黃石先生于1963年在《端午禮俗史》中提出,端午節(jié)如涓涓之水發(fā)源于遠古時代,三代匯為川流,秦漢擴為河,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。1983年,劉德謙先生在《端午始源又一說》中,認為端午來自夏、商、周時期的夏至,且提出端午節(jié)中“斗百草”、“采雜藥”等與屈原無關。